首页 > 新闻中心 >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乳腺癌诊治实现新突破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乳腺癌诊治实现新突破

2025-03-19

突破诊断困局 建起病理与临床桥梁

近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病理科主任王云帆、医生宗雪撰写的学术论文《乳腺叶状肿瘤诊断分级的困惑和进展》在国内病理学领域顶级期刊《中华病理学杂志》发表。该研究针对临床长期困扰的恶性及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分级难题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乳腺叶状肿瘤因病理形态复杂、分级标准存争议,常导致临床治疗方案抉择困难。王云帆主任、宗雪医生系统梳理了乳腺叶状肿瘤诊断分级的国际争议与最新进展,结合组织学参数和叶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总结相关诊断进展,为病理科医生突破恶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分级标准的病理诊断困局提供了重要参考,辅助临床对于乳腺肿瘤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合适的治疗方案,也为提升肿瘤精准诊疗水平注入了新动能。

近年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病理科坚持"临床问题导向、多学科协作、技术创新驱动"的发展思路,在专科建设和研究方面成果颇丰,相继在《中华病理学杂志》发表了针对结直肠病理学科前沿问题思考与见解的述评,对结直肠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深入剖析的文章在《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刊登,在《中华病理学杂志》庆祝创刊 70 周年的重点专栏,再次发表了乳腺领域专家论坛文章,彰显了科室扎实的专业知识及亚专科深耕的不懈努力及追求,也体现了科室对肿瘤前沿病理诊断进展的学习与高度重视。

王云帆主任表示:“病理诊断的精准度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病理科始终以解决临床痛点为目标深耕精准诊断,此次的成果得益于医院学科的快速发展和科室多年的亚专科学习的积累,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乳腺肿瘤病理学前沿领域的探索,为患者提供更精准诊断,争取更优治疗方案,持续学习,彰显病理学科的幕后魅力。”

乳腺肿瘤微创切除, 实现“早上手术,下午出院”

近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乳腺疾病科成功为4位乳腺肿瘤患者实施了乳腺肿瘤微创切除手术。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恢复良好,这标志着首钢医院乳腺疾病科在乳腺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再上新台阶,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近年来,乳腺肿瘤发病率急剧上升,乳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在筛查手段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精准清除病灶同时保留乳房美学价值,成为乳腺外科领域的关键课题。

手术在乳腺肿瘤治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传统开放式手术创伤大、恢复慢,会在乳房上留下明显疤痕,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近年来,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手术开始应用到临床工作中。

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手术是由“真空泵”和“旋切刀”组成,是利用直径约5毫米的空心穿刺针,连接特殊的真空负压装置,在超声引导下高速旋切乳腺病灶,获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其创伤小、恢复快,以精准、微创、安全、便捷及“无痕”的特点,为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手段,满足了广大女性患者对美的追求。除此之外,该手术还能用于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等难治性乳腺炎的病灶清除。

此次手术,乳腺疾病科团队经过充分术前评估和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手术由乳腺疾病科主任王丕琳教授指导,副主任医师张鹏博士领衔主刀,乳腺疾病科医护团队密切配合,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为4位乳腺肿瘤患者实施了微创旋切手术。术后,4位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并对首钢医院乳腺疾病科医护团队的精湛医术和贴心服务表示感谢。

王丕琳主任介绍,乳腺疾病科不仅重视技术的创新,更注重患者的医疗安全及就医体验。科室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了术前检查、评估,手术预约制管理、住院绿色通道、术后康复指导、延续性跟踪护理服务等环节,保障了乳腺肿瘤手术能够快捷、优质、安全完成,实现患者早上做手术,下午就出院的愿望。未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乳腺疾病科将继续深耕乳腺疾病微创治疗领域,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丰富治疗手段,为更多的乳腺疾病患者保驾护航,让美丽与健康同行。


返回列表